新手上路怎么使用后视镜|新手上路 - 考驾照网
考驾照网> 新手上路> 正文

新手上路怎么使用后视镜

来源:考驾照网更新时间:2016-05-11 11:00


  后视镜的使用早在我们驾考的时候就运用到了,但是还是有很多新手司机对于这个功能的使用不是很了解,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后视镜使用到底是有多难?


  学会辨认镜中影像


  相信很多新手也和记者一样,分辨不出身后的车距,明明觉得后车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,却突然出现在身旁;感觉身边的车紧贴着自己,半天却不见经过;尤其是靠右行驶时,不知何时身后就会多出骑摩托、自行车的人,决定转弯时却发现,他们的车头已超过自己车身的一半,赶快刹车,让他们先行,不过仍感觉到惊险万分。


  应对: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眼观六路,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,更重要的是在并线、转弯时,要学会看后视镜。而学会看后视镜的前提是,首先应习惯后视镜中的影像,左右后视镜是个凸面镜,在太阳下或者颠簸的路面上,所看到的影像和实物有一定的差别,因此新手平时要多注意观察,在和实物比较中习惯影像,并能迅速在大脑中还原成实物。如果路面情况不太复杂时,尽量用余光去关注一下车身两侧的情况,或者通过驾驶室内的后视镜看后面的情况,因为车内的后视镜是平镜,相对来说,较能清晰地确定身后的车况。


  开车前 先调整后视镜


考驾照网【KaoJiaZhao.COM】

  对于新手来说,上车后一般只关注油门和离合或者座位的距离,对后视镜的调整常常被忽略,这样非常危险。记者就曾经历过一次,在扫了一眼右后视镜发现没车时,就开始并线,突然后面传来急促的喇叭声,记者赶紧打方向转回原道,一辆桑塔纳贴着车身一闪而过。原来记者上车后将座位向前挪动了许多,却没有调整后视镜,所以在看后视镜中并没有发现身后有车。


  应对:由于每个人的身高、体型、坐姿不同,看到的后视镜中影像的角度也会有变化,作为经验不足的新手,要学会调整后视镜的视野角度。相对来说,左后视镜是驾驶人的主后视镜,主要用于超车时观察后方车辆,直行时观察其他超车的车辆。所以调节时,应将张度调得稍大些,尽量靠上不靠下。调整张度时,应控制到主驾人能看到左手边的两个车道,或者能看到车身的两个后把手,主驾人不用转头,就可通过后视镜看到部分车体。


  对右后视镜的调节,最好能让主驾人很容易看到右边的中间车道,由于右侧是驾驶视角容易出现死角的地方,也是车与行人、摩托车等容易发生刮蹭的地方,因此调整时,最好将右后视镜的重点放在中低视线上。


  对于车内后视镜的调整,应调整到主驾人能清楚地观察到后窗的全部内容,但应避免后视镜中出现后座人而影响视线的情况。所以在调整时角度稍微照顾车子的右边,一般说来能看到后排两头枕的上沿和后窗的上沿为最佳。


  并线前多看后视镜


  后视镜有盲区,一般来说右后视镜盲区最容易遇到,但司机还有应变的机会,而左后视镜的盲区不容易发现,也更加危险。记者有一次从辅路上南二环主路时,从左后视镜没看到车辆,就加速准备上最内侧车道,结果险些与一辆正在最内侧车道狂飙的帕萨特相撞,由于当时车身与车道形成一个角度,左后视镜的视野也相应偏转了一些,而没有看到最内侧车道的情况。幸亏帕萨特的速度快,瞬间超过,才避免了危险的发生。


  应对:在道路上行驶,如果行驶路线将要变化,要提前给出信号,比如并线和转弯,就应提前3~4秒钟打转向灯,让身后的车辆预知你的行驶方向尤其是在转弯前,除了提早打转向灯,更要提前了解前方的路况;而在行人较多的地方,除了缓慢行驶外,还要和非机动车、行人保持必要的横向间距;在高速上行驶,由于速度较快,除了走好自己的车道外,更要随时通过后视镜观察身后的车距,提早判断后面车辆的跟车距离和超车情况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在改换车道前,迅速回头扫一下肩后的盲点,以便给自己留有应变的时间和余地。


  后视镜的调整在我们开车车门之前就应该调好,很多司机开车出门需要运用到的时候才临时调整,这是很危险的行为,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

2024年小车科目一模拟试题

2024年小车科目四模拟试题

驾校相关信息:
  • 厦门驾校排行榜
  • 厦门驾车陪练
  • 厦门汽车违章查询
  • 北京驾校排行榜
  • 北京驾车陪练
  • 北京驾车违章查询
  • 无锡车辆违章查询
  • 无锡驾驶证扣分查询
  • 无锡新区驾校排行
  • 北京驾校优惠信息
  • 周边城市驾校:
    驾校-热门城市:

    考驾照网(www.kaojiazhao.com) 旗下平台: 驾校平台 教练平台 陪练平台 考试平台

    考驾照网举报投诉方式:电话: QQ: 邮箱:(接受色情、低俗、侵权、虐待等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投诉)

    Powered by 考驾照网 © 2001-2013 KAOJIAZHAO    XXXXXXXXXX